单项选择题
41.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处于( )时期的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喜欢自己动手,不愿意完全依赖别人。
A.信任对怀疑
B.主动对内疚
C.勤奋对自卑
D.自主对羞愧
42.根据科尔勃的两维坐标理论,( )的学生寻求观念和理论的实际运用,宁愿处理技术任务和问题,而不愿意处理社会和人际事务。
A.同化者学习风格
B.发散者学习风格
C.聚合者学习风格
D.顺应者学习风格
43.“学霸”李卫为同学答疑解惑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此后他更愿意帮助同学解答问题。根据加涅对学习水平的分类,这属于( )
A.信号学习
B.辨别学习
C.言语联想学习
D.刺激—反应学习
44.在生物课上学习脊椎动物时,由于同学们先前没有脊椎动物的概念,张老师解释道:“所有的脊椎动物都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它们都有一个脊椎。五种类型的脊椎动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张老师采用了( )的教学策略。
A.程序性组织者
B.陈述性组织者
C.辨别性组织者
D.比较性组织者
45.在高考前做了充分准备的学生,以其实际能力和水平完全可以考出一个好成绩,但是临场发挥时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状态,唯恐考不好,结果限制了自己能力的发挥,反而降低了效率。以上材料说明( )
A.动机过强可能适得其反
B.动机越强,效率越高
C.动机越强,效率越低
D.动机的强弱与学生的性格有关系
46.下列哪种迁移理论主张通过大量的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能力( )
A.关系转换理论
B.相同元素说
C.形式训练说
D.经验类化说
47.谢老师在学习安装一个书架时,需要参照说明书上的步骤进行尝试,并时刻想着每一个步骤,头脑中还会形成一个个画面,如想象“给4寸的螺丝拧上螺帽”是怎样的。谢老师处于动作技能形成的( )
A.认知阶段
B.联系阶段
C.练习阶段
D.自动化阶段
48.在做物理习题时,王猛碰到了一道始终解答不出来的试题,于是他跳过该题继续完成后面的试题。两天后,王猛再次做这道题时,没一会儿就找到了解题方法。上述情况属于( )
A.遗忘
B.提取失败
C.酝酿效应
D.顿悟
49.儿童小贝认为规则是必须要遵守的,是不可更改的,只要服从就是对的,比如听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按照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小贝正处于(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50.王老师在讲完白居易的《琵琶行》后,要求学生能解释重点词的含义及概括出文章大意,这体现出王老师要求学生达到布卢姆的认知目标中的( )水平。
A.应用
B.领会
C.知识
D.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