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A.正确
B.错误
1.正确【解析】本题考查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故表述正确。"
2.教育方针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指导作用。( )
A.正确
B.错误
2.错误【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指导作用。故表述错误。"
3.社会本位论者认为,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潜在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在于使这些潜能得到发展。( )
A.正确
B.错误
3.错误【解析】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题干表述是个人本位论。故本题错误。
4.教师学习教育学知识,主要作用是帮助教师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不同阶段教育之间的连续性。( )
A.正确
B.错误
4.错误【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知识素养相关知识。教师掌握教育学知识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具体知识包括:(1)教育哲学知识;(2)教育社会学知识;(3)普通教育学知识;(4)教育科研知识。教师掌握心理学知识的目的在于掌握与教育现象有关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具体知识点包括:(1)普通心理学(2)发展心理学知识。主要帮助教师认识学生心理发展的轨迹,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不同阶段教育之间的连续性。(3)教育心理学知识。(4)社会心理学知识。故题干说法错误。故表述错误。"
5.学生之间的关系作为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校风、教风、学风的整体反映和最直观反映。( )
A.正确
B.错误
5.错误【解析】本题考查师生关系的作用。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风、教风、学风的整体反映和最直观反映。师生关系状况投射出学校价值取向、人际关系状况、管理水平等。师生关系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对学生在校的发展和今后的成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故表述错误。
6.在形式上,核心课程通常采取由近及远,由内向外,逐步拓展的顺序去呈现课程内容。( )
A.正确
B.错误
6.正确【解析】考查对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核心课程的掌握。社会改造主义课程是以问题为中心设计的课程,其主要形式分为核心课程和以生活问题为中心的课程。核心课程从问题出发,把两三门学科结合起来,一般由一个教师或由几个教师组成的教学小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一个班进行教学,每次教学活动在一个连续的单位时间(如二、三节课)内进行。以生活问题为中心的课程基本上与核心课程相似,所不同的是,其课程内容侧重于生活问题,每次教学活动不必安排在一个连续的时间内进行,一个班的指导工作不是由一个教师来担任。故表述正确。
7.感知教材之所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因为它有难度,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上爬坡、登高,在认识上飞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
A.正确
B.错误
7.错误【解析】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其之所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因为它有难度,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上爬坡、登高,在认识上飞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故表述错误。
8.德育是教育的社会性质的根本标志。( )
A.正确
B.错误
8.正确【解析】本题考查德育相关知识。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社会性质的根本标志。故表述正确。
9..如何运用各种教学技术手段来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组织、安排、协调各种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 )
A.正确
B.错误
9.正确【解析】班级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因此,如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组织、安排、协调各种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此外,考生需注意区分,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功能。故本题正确。
10.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 )
A.正确
B.错误
10.错误【解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是以夫妻关系为基础,包括父母子女关系的最小社会基层组织,是人们生活和消费的最基本单位,承担着生养和教育子女的基本社会职能。家庭对儿童青少年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治、个性的形成至关重要。具有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故本题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