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1.C【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C项正确。A项: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的准备状态。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2.在有意义学习中,( )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动机。
A.自我提高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认知内驱力
D.生理内驱力
2.C【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分类。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的不同,奥苏贝尔等人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其中,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故正确答案为C。
3.小宁认真完成作业,就是想获得家长和老师的表扬和认可,驱动小宁行为的是( )
A.认知驱动力
B.附属驱动力
C.自我提高驱动力
D.成就驱动力
3.B【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类型。根据学习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等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题干中小宁想获得家长和老师的表扬和认可,这体现的是附属内驱力。故正确答案为B。
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认为,动机强度与行为效率之间呈( )。
A.直线关系
B.U型曲线关系
C.非线性关系
D.倒U型曲线关系
4.D【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此外,动机的最佳水平还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D项正确。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5.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认真还是马虎,是勤奋还是懒惰,是持之以恒还是半途而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动机的水平。这主要体现了学习动机具有( )
A.维持作用
B.定向作用
C.调节作用
D.引发作用
5.A【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作用。学习动机有以下四个作用,分别是引发作用、定向作用、维持作用和调节作用。其中维持作用是指学习动机能够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起到维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是认真还是马虎,是勤奋还是懒惰,是持之以恒还是半途而废,受到学习动机水平的影响。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度小,极易半途而废,失败气馁;而强烈的学习动机会促使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持续下去,直至达到目标。因此题干所述体现了学习动机具有维持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
6.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六因素中,唯一属于可控因素的是( )
A.能力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身心状况
6.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只有努力属于可控的因素,其余的归因因素都属于不可控的因素。故正确答案为B。
7.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附属内驱力在( )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
B.儿童后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7.A【解析】本题考查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分类。奥苏贝尔认为成就动机属于社会动机的一种,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其中,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儿童努力获得学业成就,主要是为了实现家长的期待,并得到家长的赞许。A项正确。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8.以下对影响成就动机因素描述正确的是( )
①教师的言行影响学生成就动机的强弱
②经常参加竞争和比赛的人比一般人成就动机强
③个人对工作难度的看法影响成就动机
④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其成就动机呈负相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A【解析】本题考查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努力达到完美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成就动机的高低会受到他人的言行、经验、工作难度的影响。学生成绩与成就动机呈正相关,具有高成就动机的学生学习成绩更优。①②③说法正确,A项正确。B、C、D三项:学生成绩与成就动机呈正相关而非负相关,④说法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9.学生小红没有什么特长,长相也很普通,为了赢得同学们的尊重,提升自己在班级中的话语权,她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根据奥苏贝尔的理论,小红的学习动机属于( )
A.附属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
C.交往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9.D【解析】本题考查自我提高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地位和威望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成就,看作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属于外部动机。题干中小红为了赢得同学们的尊重,提升自己在班级中的话语权,属于自我提高内驱力。故本题答案为D。
10.小华非常爱好书法,但每次参加书法比赛都与第一名失之交臂,他把这种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能力不足。根据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自身能力不足属于( )因素。
A.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
B.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
C.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
D.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
10.B【解析】本题考查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或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透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其中,能力属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故正确答案为B。
11.对自我效能感影响最大的、最关键的因素是( )
A.替代经验
B.个人成败经验
C.言语暗示
D.情绪唤醒
11.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学生的直接经验对其自我效能信念的建立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成功的学习经验会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失败的学习经验则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B项正确。A项:当学生看见替代者(与自己相似的人)成功时,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相反,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用语言说服学生相信自己具有完成给定任务的能力,会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付出更大的努力。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通过调整学生的情绪状态,减轻紧张和负面的情绪倾向,可以起到改变自我效能感的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12.班里转来一位新同学,她勤学好问,在课堂发言时总能语出惊人,说出许多同龄人不知道的知识。根据奥苏伯尔的观点,在这位同学的学习动机中占主导地位是( )
A.生理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12.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奥苏贝尔学习动机的分类。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指向的是学习任务和活动本身,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本题中说出许多同龄人不知道的知识,体现了认知内驱力。B项正确。A项:生理内驱力无此说法。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附属内驱力指的是学生学习是为了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和赞许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外部动机。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13.以下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
A.芳芳随身带着她特别喜欢的《李白诗选》,一有机会就读
B.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为了周末能去游乐园,英英每天回家按时完成作业
13.A【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根据产生的动力来源,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往往由内在需要引起,与兴趣相联系。题干中,芳芳随身带着她特别喜欢的《李白诗选》,一有机会就读,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表现为内部动机。A项正确。B、C、D三项:外部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为了周末能去游乐园,英英每天回家按时完成作业这些都体现了外部动机。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14.当一个学生屡次参加考试,每次考试都不及格,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上课开始不喜欢听讲,经常走神,有时还会扰乱课堂纪律,课后也不再认真复习功课。学生出现的这一现象属于( )
A.习得性无助
B.认知功能障碍
C.自我效能感低
D.消极归因
14.A【解析】本题考查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力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题干中的描述符合习得性无助,故本题答案为A。
15.小浩对课程提不起兴趣,不喜欢学习,看起来很懒散,但他其实特别害怕失败,总是对别人吹毛求疵以减少自己要承担的责任。他经常说:“如果我有一个好老师,我会学得更好。”根据自我价值理论,小浩属于( )学生。
A.高驱低避型
B.高驱高避型
C.低驱高避型
D.低驱低避型
15.C【解析】本题考查自我价值感理论。自我价值感理论将动机类型划分为四种,亦将学生分为四类,即高驱低避型、低驱高避型、高驱高避型、低驱低避型。低驱高避型的学生又被称为“逃避失败者”,这类学生更看重逃避失败而非期望成功。他们不喜欢学习,虽然他们不一定存在学习问题或学习困难,他们只是对课程提不起兴趣。他们看起来懒散、不爱学习的背后隐藏着他们强烈的对失败的恐惧,尤其是面对没有把握成功的任务时,这种恐惧甚至让其必须采用逃避的手段。这种防御更多体现在心理层面,比如幻想(我希望考试取消)、尽量缩小该任务的重要性(这门课根本不重要,学好学坏无所谓),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我昨天晚上失眠,所以考试发挥失利),对别人吹毛求疵以减低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如果我有一个好老师,我会学得更好)。故题干中小浩为低驱高避型学生。故本题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