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每日一练
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第328期
发布时间:2024-01-16     编辑:新媒体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中的( )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顺序性
2.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3.西方国家认为,小提琴若不从3岁开始学,决不能深得其妙,小贺妈妈深以为然,于是在小贺3岁时,便将他送去音乐培训机构学习小提琴,认为要把握好孩子学习小提琴的“关键期”。小贺妈妈的行为体现了教育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 )
A.不均衡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4.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无论是对一个医生还是对一个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必须首先认识人的一般天性和特殊天性,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差异性
C.阶段性
D.互补性
5.“别人家孩子都出牙了、会爬了,我家孩子怎么还没动静”“人家孩子都会认字了,我家小宝怎么就知道成天瞎玩”“书上说一天要喝够900毫升水,我家孩子怎么老喝不到这个标准”……家长的想法忽略了孩子的( )
A.个别差异性
B.互补性
C.顺序性
D.阶段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德育规律的有( )
A.学生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B.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C.学生思想矛盾内部转化规律
D.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2.下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措施的对应,正确的有( )
A.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因材施教
B.身心发展的差异性—长善救失
C.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抓关键期
D.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
3.循序渐进体现了身心发展的( )
A.差异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顺序性
4.德育过程是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 )构成。
A.自我期望能力
B.自我评价能力
C.自我调控能力
D.自我认识能力
5.马老师比较守旧,认为书本知识非常重要,学生就应该时刻坐在教室里念书,而郭老师则倡导学生放下书本,直接去田里捉蝌蚪、捕青蛙用来研究。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马老师的观点正确,书中自有黄金屋
B.马老师的观点欠妥,轻视了直接经验的积累
C.郭老师的观点正确,能让学生放飞天性
D.郭老师的观点欠妥,忽视了知识传授的系统性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