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伍老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会让学生观看直观的教具与实验,并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去获取知识。伍老师遵循了教学过程的哪一规律?( )
A.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B.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
C.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D.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2.李老师讲“惯性”的概念,让学生在书本上画出来,然后要求默诵。几分钟后他开始提问:“什么叫惯性?”小林站起来大声说:“我想问问,如果地球突然停止转动,地球上将出现什么情况?”这一问题让李老师顿时陷入尴尬,便板着脸呵斥:“谁问你这个了,我叫你背诵惯性的概念,上课为啥不专心听讲……”李老师的做法主要违背了教学过程的哪一规律( )
A.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B.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规律
3.某物理教师不仅仅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而且注重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该物理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哪一基本规律( )
A.间接性规律
B.发展性规律
C.双边性规律
D.教育性规律
4.在欧洲近代教育史上,强调传授实际有用的知识技能为主要任务的是( )
A.形式教育论
B.实质教育论
C.传统教育论
D.现代教育论
5.班主任在课堂上讲到“共和国勋章”时,向学生介绍了钟南山不顾生命危险救治危市病人,奔赴发区指导医疗救治工作的事迹,同学们深受教育。这体现的教学规律是( )
A.发展性规律
B.间接性规律
C.教育性规律
D.双边性规律
6.下列关于德育规律的相关内容不正确的是( )
A.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B.道德认识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D.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7.学生李某写下保证书,决心遵守《中学生守则》,以后上课不再早退、旷课。可是一到下午上自习课,没有教师看守时,李某还是没能抵挡住诱惑,旷课去网吧玩游戏了。教师对李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应在于提高其( )水平。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8.德育过程的真正开端和起点是( )
A.提高品德认识
B.激发品德发展动机
C.陶冶品德情感
D.培养品德行为习惯9.德育过程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为(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顺序
10.德育过程要“反复抓,抓反复”,这里所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
A.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B.长期性、反复性和渐进性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