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它的提出者是( )
A.布鲁纳
B.皮亚杰
C.斯金纳
D.班杜拉
1.D【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学习理论的提出者。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他以儿童的社会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形成了其关于学习的基本思路,即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班杜拉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故正确答案为D。
2.“学习是神经系统中发生的各种过程的复合,不是刺激——反应的一种简单联结”是( )提出的。
A.奥苏伯尔
B.加涅
C.马斯洛
D.布鲁纳
2.B【解析】本题考查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神经系统中发生的各种过程的复合。学习不是刺激反应间的一种简单联结,因为刺激是由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以一些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加工的,了解学习也就在于指出这些不同的加工过程是如何起作用的。B项正确。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3.认为知识结构可用动作、图像、符号三种表象形式呈现的是( )的教学观。
A.罗杰斯
B.布鲁纳
C.奥苏贝尔
D.托尔曼
3.B【解析】本题考查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动作表象是借助动作进行学习,无须语言的帮助;图像表象是借助图像进行学习,以感知材料为基础;符号表象是借助语言进行学习,经验一旦转化为语言,逻辑推导便能进行。B项正确。A项: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提倡有意义的自由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奥苏贝尔主张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托尔曼提出了潜伏学习,潜伏学习是指一种无明显的强化,其结果在一定时间后通过作业才显示出来的学习过程。潜伏学习在无奖赏时是能够发生的,但在有需求时才表现出来。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4.在学校的教研讨论会上,王老师发言说:“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学生的反应,敏感地意识到学生对教育与学习的看法。”王老师提出的观点与下列哪位教育家的课程理论相同?( )
A.布鲁纳
B.罗杰斯
C.奈勒
D.杜威
4.B【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罗杰斯把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扩展到了心理治疗领域之外,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经验学习,它以学生经验的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与主动性为学习动机。因此,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变化和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成为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有独特人格特征而又充分发挥作用的“自由人”。罗杰斯强调,在达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贯彻“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与策略,即教师要尊重学生、珍视学生,在感情上和思想上与学生产生共鸣;应像治疗者对来访者一样对学生产生同情式理解,从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学生的反应,敏感地意识到学生对教育与学习的看法;要信任学生,并同时感受到被学生信任。这样才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题干中,“从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小学生的反应”,关注的是学生的内心,符合的是罗杰斯的学生中心的学生观。B项正确。A项:布鲁纳是一位在西方教育界和心理学界都享有盛誉的学者。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奈勒是存在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其主要观点有:①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是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②强调品格教育的重要性。③提倡学生自由选择的道德标准。④主张个别教育的方法。⑤师生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杜威主张三中心论,即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5.认为心智技能的学习分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桑代克
C.安德森
D.斯金纳
5.C【解析】本题考查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1)在认知阶段,要了解问题的结构,即起始状态、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以及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所需要的步骤;(2)在联结阶段,学习者应用具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把某一领域的描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这种转化即程序化的过程;(3)在自动化阶段,个体获得了大量的法则并完善这些法则,使操作某一技能所需的认知投入减小,且不易受到干扰。C项正确。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6.( )提出“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在教学方法上他还主张发现法。
A.布鲁姆
B.布鲁纳
C.赞可夫
D.巴班斯基
6.B【解析】本题考查对布鲁纳学习观点的理解。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不仅是“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样处理”,即“学会如何学习”。他指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以布鲁纳的观点,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知识的过程,因此他提倡发现教学。B项正确。A项:布鲁姆主要体现在于他对教学目标的贡献:他在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赞可夫主要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其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是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巴班斯基最早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理论,其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产生,与苏联教育改革中产生的问题直接有关。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7.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
A.苛勒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布鲁纳
7.A【解析】苛勒提出完形顿悟说,本题属于识记型知识点。故正确答案为A。
8.自我效能感是由( )首次提出的,将其看作是对行为操作能力的知觉和有关恪守自我生成能力的信条。
A.班杜拉
B.奥苏贝尔
C.罗杰斯
D.布鲁纳
8.A【解析】本题考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首次提到了自我效能这一概念。最初他把自我效能看作是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后来,班杜拉把自我效能看作是对行为操作能力的知觉和有关恪守自我生成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是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进行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A项正确。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9.( )从人本主义的学习观出发,认为凡是可以别人教给的知识,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能够影响个体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因此,教学的结果,或者是毫无意义的,或者可能是有害的。
A.华生
B.巴甫洛夫
C.班杜拉
D.罗杰斯
9.D【解析】本题考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的教学观是建立在其学习观的基础之上的。罗杰斯从人本主义的学习观出发,认为凡是可以别人教给的知识,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能够影响个体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因此,教学的结果,如果不是毫无意义的,那就可能是有害的。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这是行为主义者所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这是认知主义者所重视的),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故本题答案为D。
10.提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逻辑发展阶段理论的学者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科尔伯格
D.拉恩斯
10.C【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理论。科尔伯格做出了著名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划分,划分出了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并认为这三种水平、六个阶段是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发展的。故本题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