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称为“科学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
A.华生
B.詹姆斯
C.冯特
D.铁钦纳
1.C【解析】本题考查心理学产生的标志。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也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冯特被称为“心理学之父”。其《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因此,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C项正确。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作用的过程,同时他也认为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全部活动。
A.维果茨基
B.华生
C.罗杰斯
D.皮亚杰
2.B【解析】本题考查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华生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作用的过程。华生提出心理学的研究应关注行为,而不是人的意识,他把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统称为行为,把作为行为最基本成分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称为反应,把引发有机体活动的外部或内部变化统称为刺激。故正确答案为B。
3.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不存在单纯的某种智力和达到目标的唯一方法,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开发各自的大脑资源,这种为达到目的所发挥的各种个人才智,才是真正的智力,多元智力理论的的提出者是( )
A.卡特尔
B.斯滕柏格
C.斯皮尔曼
D.加德纳
3.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故正确答案为D。
4.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 )发现的,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的遗忘规律。
A.荣格
B.阿德勒
C.艾宾浩斯
D.费斯廷格
4.C【解析】本题考查遗忘曲线。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绘制了“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C项正确。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5.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1903年《教育心理学》的出版开始,该书的作者是( )
A.詹姆士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布鲁纳
5.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政治经济的发展,普及教育的改革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展开。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着西方教育心理学独立学科体系的确立。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B项正确。A项:威廉·詹姆士是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一。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布鲁纳是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6.奥地利科学家( )在对动物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动物的早期发展过程中,某种能力和行为的获得是有其关键时机的,他将这种时机称为“印刻”。
A.劳伦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昆体良
6.A【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的某一方面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关键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提出的。A项正确。B项: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1632)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赫尔巴特被誉为“传统教育代表人”、“科学教育学之父”。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昆体良是古罗马时期的教育家,其著作《雄辩术原理》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学法的专著。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7.( )认为认知的本质是适应。
A.埃里克森
B.维果斯基
C.奥苏伯尔
D.皮亚杰
7.D【解析】本题考察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类认知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是环境塑造了儿童,而是儿童主动寻求了解环境,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认知逐渐成熟起来。D项正确。A项: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早期、学前期、学龄期、青年期等。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奥苏伯尔是教育心理学中现代认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教育心理学上提出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8.教育心理学家( )认为低级心理机能是自然的发展结果,是种系发展的产物。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借助语言实现的。
A.维果斯基
B.巴普洛夫
C.布鲁纳
D.桑代克
8.A【解析】本题考查维果斯基的理论。维果斯基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的实质,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斯基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为中介,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A项正确。B项:巴普洛夫通过狗进食摇铃实验提出了经典条件作用理论。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布鲁纳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桑代克提出试误说,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9.认为学习是一个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强调“做中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习有关概念原理等,这是( )的学习理论。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杜威
9.A【解析】本题考查桑代克的试误说。桑代克用猫开笼取食实验证明了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观点又称为试误说。A项正确。B项:斯金纳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他创制了斯金纳箱来研究动物学习活动,提倡在教学中运用程序教学。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社会行为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现实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完成的。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杜威是美国教育家,提出了著名的“新三中心”,即“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10.强调学生完成作业或回答问题后要及时反馈和强化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加德纳
C.布鲁纳
D.罗杰斯
10.A【解析】本题考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通过迷箱实验得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提高反应概率的手段。且操作性条件作用就是先出现行为在出现刺激。题干中学生完成作业进行及时的反馈和强化,属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A项正确。B项:加德纳提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九种相对独立的智力:①言语智力;②逻辑—数学智力;③空间智力;④音乐智力;⑤运动智力;⑥人际智力;⑦自知智力;⑧自然智力;⑨存在智力。每种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各不相同。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罗杰斯的教育理想就是要培养既用认知的方式也用情感的方式行事的知情统一的人。这种知情融为一体的人,被他称为“完人”或“功能完善者”。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