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
1.班主任在班级中承当了多重角色,具体包括( )
A.学生的朋友
B.班级发展的引领者
C.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节者
D.科任教师的协作者
E.知识的传递者
1.ABCDE【解析】本题考查班主任的角色。班主任是学生集体和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是班级教师集体的组织者和灵魂;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得力助手,是联系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的纽带;班主任是保证各种影响协调一致的协调员和纽带。班主任在班级中承当了多重角色包括,学生的朋友、班级发展的引领者、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节者、科任教师的协作者、知识的传递者。故本题答案为ABCDE。
2.说服教育法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教师在实施说服教育法时要注意( )
A.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
B.在语言上要避免枯燥、单调
C.善于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情感,从爱护和关心学生出发
D.对事物的真相不得掩盖和歪曲,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分析
2.ABCD【解析】本题考查说服教育法。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运用说服法应该遵循:(1)说服教育要有针对性。这是提高说服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和条件。针对性即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及心理状态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说服教育。(2)说服教育要有感染性。感染性是指能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情感,以达到师生双方心理相容,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要使说服教育具有感染性,一要从爱护和关心中学生出发,抱着尊重和信任的态度,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循循善诱、推心置腹、坦诚相见,而不能以惩罚等手段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二要使说服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说服要注意给学生以知识、理论和观点,使他们受到启迪、获得提高;同时选用的内容、表述的方式要生动有趣,使他们喜闻乐见,留下深刻的印象。三是使说服真诚自然,不能言不由衷或装腔作势。(3)说服教育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所谓科学性,即阐述的道理必须符合客观真理、符合实际,要对学生讲实话。所谓艺术性,即要灵活运用说理的方法和方式。这就要求讲的道理符合客观实际,所举事例是真实的,而不是杜撰或歪曲的;注意营造相宜的环境和气氛,注意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加强语言修养,讲究言词和方式。故本题选ABCD。
3.行列式是我国最传统、最常见的座位形态,关于这种座位摆放方法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教室的容纳量大,学生相互影响较小
B.教师容易在黑板上演示
C.适合小班教学
D.容易形成师生间的地位落差
3.ABD【解析】本题考查座位编排。座位编排的常规做法一般有两种:(1)环形摆放。以教室的中心点为圆心,将座位呈椭圆形摆放,教师和学生围坐在一起上课。这种摆放方法的好处在于师生地位平等,相视而坐,没有座位的好坏之分,有利于师生的平等交流和问题讨论。不利之处在于教室摆放的课桌数量有限,教师讲课时不能用黑板演示,这种摆放方法比较适合小班教学、低年级教学以及研究性学习的教学。(2)行列式摆放(也叫前后摆放),即学生前额对后脑,左肩靠右臂。可以单行摆放,也可以两行或者多行摆放,中间适当留出走道。这种摆放方法的优点在于教室的容纳量很大,学生相互影响较小,教师立于讲台上课时,由于地位的落差可以对全班学生形成压力,且容易在黑板上演示。不足之处在于存在座位间的视觉差异、教师对学生的压力差异,客观上形成了座位的好、中、差,这也是现在很多班主任觉得座位难排的主要原因。故本题选ABD。
4.教师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应( )
A.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
B.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
C.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D.讲求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E.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
4.ABCDE【解析】本题考查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做法:(1)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2)要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3)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4)要讲求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5)要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故本题答案为ABCDE。
5.下列属于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的有( )
A.教育的经济功能
B.教育的政治功能
C.教育的生态功能
D.教育的文化功能
E.教育的流动功能
5.ABCD【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而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它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人口功能。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按其流向可分为横向流动功能和纵向流动功能。故本题答案为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