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新课改中必须树立的核心观念是( )
A.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观念
B.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C.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D.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1.D【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知识。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第四章第一节明确提出:“本次教学改革的内容以及主要任务中第一点是要改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因此,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应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D项正确。A、B两项:均属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不符合新课改的课程理念。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不属于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2.在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集中体现出新课程重视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培养实现的关键在于( )
A.提升教师素质
B.提高经济水平
C.改变学习方法
D.招收高智商学生
2.C【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相关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为了适应时代要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须提倡新的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就是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C项正确。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实现( )的转变。
A.课程功能
B.课程结构
C.课程内容
D.课程模式
3.A【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故本题答案为A。
4.教师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这体现了( )的发展观。
A.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
B.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C.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
D.注重学生智力因素发展
4.A【解析】本题考查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师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造就产品。产品一旦加工完成,它就不会改变;要说变,那就是磨损、消耗和毁灭。而我们造就的人才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他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所以,教师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想,让他们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我们要学会开发和合理地利用学生的智力,让他们的智力在学习和活动中得到长足发展,要教他们怎么做人,让他们学会一种在社会上生存的本领,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A项正确。B项: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素质教育要求以人为本,从人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规范教育,其基本思想是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C、D两项: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注意力等;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对人的学习有重要作用的心理因素。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5..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当是( )
A.师道尊严
B.唯我独尊
C.平等中的首席
D.跟随学生
5.C【解析】本题考查师生关系的特点。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包括: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其中,民主平等强调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和教学过程的主宰者,也不再是学生的对立面,而是“平等中的首席”。C项正确。A、B、D三项:说法均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6.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 )
A.树立终身学习观
B.以人为本
C.现代化课程
D.民主化
6.B【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2)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3)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4)为了学生的个体发展。B项正确。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7.“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
A.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B.关注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对知识的收获
D.关注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7.B【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倡导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题干中“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知者”,这句话体现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B项正确。A、C、D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8.新课改的出现,促使我们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扮演进行重新审视,下列最符合新课改对教师角色扮演提出的新要求的是( )
A.学生的管理者
B.学生的知心者
C.学生学习的知识传授者
D.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8.D【解析】本题考查新课改倡导的教师角色。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包括:(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⑷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A、B、C三项都是教师的传统角色,不是新课改倡导的教师角色,故本题答案为D。
9.新课改后,教师开始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育,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说明,教师扮演着( )角色。
A.知识创造者
B.榜样示范者
C.学生学习促进者
D.教学活动设计者
9.C【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2)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故题干中的老师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扮演了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故本题答案为C。
10.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和引导者,促进以( )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的发展。
A.道德品质
B.学习能力
C.表达能力
D.人格魅力
10.B【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新课程倡导教师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应该担当起一个“促进者”的角色,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释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故本题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