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王老师在课堂上介绍古希腊某教育家的教学思想,该教育家曾提出了“哲学王”的理念,他是( )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毕达哥拉斯
1.C【解析】本题考查柏拉图的思想。柏拉图在给城邦体制开出政治良方的同时,赋予了哲学家另外一种称呼或者说一种责任,即成为“哲学王”。哲学王思想是柏拉图政治思想的核心。故本题答案为C。
2.( )是先秦墨家区别于其他学派最具特色的主张,其目的在于培养人的思维能力,与人论辩,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A.重实践
B.重科技
C.重文史
D.重创造
2.B【解析】本题考查墨家的教育思想。墨家教育内容的特色和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上,它们突破了儒家六艺教育的范畴,堪称一大创造。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目的在于以雄辩的逻辑力量去说服他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故本题答案为B。
3.朱熹提出著名的“朱子读书法”,对于其中“居敬持志”读书方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读书要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前进
B.读书不能做表面文章,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
C.读书时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且要有远大的志向
D.读书时在时间上要抓紧,在精神上要集中
3.C【解析】本题考查“朱子读书法”。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为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学生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来的,共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其中,所谓“居敬”,就是读书时精神专注,注意力集中。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的志向,高尚的目标,并要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故本题答案为C。
4.下列人物与其教育观点配对错误的一项是( )
A.孟子—存心养性
B.荀子—化性起伪
C.黄炎培—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D.晏阳初—教育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4.D【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中相关人物的思想。孟子主张性善论,要存心养性。荀子认为人心本恶,因此要化性起伪。黄炎培被称为职业教育之父,主张的教育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晏阳初被称为平民教育之父,认为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夸美纽斯主张泛智教育,认为教育是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D项的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A、B、C三项:均对应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5.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其教育思想中的“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是指( )
A.教学纲领
B.办学方针
C.教学原则
D.学科知识
5.A【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孔子继承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学纲领的“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具体地包括:文、行、忠、信;礼、乐、射、御、书、数;《诗》、《书》、《礼》、《易》、《春秋》。A项正确。B、C、D项:属于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6.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依据儿童心理发展,提出了“五指教育课程”。“五指活动”是指( )
A.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文学活动、儿童音乐活动
B.儿童语言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文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
C.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文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
D.儿童健康活动、儿童思维活动、儿童智力活动、儿童文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
6.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体系包括:(1)目的论:①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②做现代中国人的要求: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能够合作;要有服务精神;(2)课程论:①课程应结合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内容;②开设“五指活动”: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3)教学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既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又强调教师要进行有效指导)。C项正确。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7.“闻、见、知、行”。这是( )的教学过程思想。
A.陶行知
B.孔子
C.荀子
D.孟子
7.C【解析】本题考查荀子的观点。荀子的教育观点包括:(1)人性论:性恶论;(2)教育作用:化性起伪;(3)教育目的:培养大儒;(4)教育方法:闻—见—知—行。C项正确。A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其主要内容有:(1)生活即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2)社会即学校:传统学校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社会即学校”就是为了冲破这堵“高墙”,从而把学校伸张到整个社会。(3)教学做合一: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孔子的教育内容包括:(1)教育内容:文(六经)行忠信;(2)道德教育内容:以“礼”和“仁”为核心,“仁”的核心为“爱人”;(3)教育内容特点:偏重社会人事;偏重人事,轻视武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教育方法包括:(1)启发诱导;(2)因材施教;(3)温故知新;(4)学、思、行结合。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孟子的教育观点包括:(1)人性论:性善论;(2)教育作用:扩充“善性”;(3)教育目的:①明人伦。②“大丈夫”的理想人格;(4)教育方法:盈科而进、教亦多术、深造自得、专心致志。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8.( )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8.C【解析】本题考查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教育应“遵循自然”的观点,强调教育应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主张儿童年龄分期,提出“教育阶段理论”,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进行分阶段教育,此外,他还倡导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这一教育主张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渊源。故本题答案为C。
9.贯穿于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一书始终的指导性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教育性教学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9.D【解析】本题考查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贯穿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条根本的指导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人的教育活动必须遵循适应自然的原则。教育适应自然首先是指教育要遵循自然的秩序,其次是指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即人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10.“要素教育思想”是西方教育家( )的重要贡献之一。他认为在一切知识中都存在着一些最简单的要素,它们是儿童自然能力最简单的萌芽。
A.洛克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康德
10.B【解析】本题考查装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在裂斯泰洛齐看来,“要素教育”的基本含又是: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理解的、易于为儿童所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以促进儿童各种天赋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装斯泰洛齐认为,在一切知识中都存在着一些最简单的要素,如果儿童掌握了这些最简单的要素,就能够认识他们的周围世界。
11.“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该玩就玩,该学就学。让儿童顺其自然的发展。才有益于孩子的进步。”这与提出自然教育主张的( )观点相同。
A.赫尔巴特
B.卢梭
C.亚里士多德
D.夸美纽斯
11.B【解析】本题考查卢梭的观点。自然后果法是卢梭提出的一种教育方法。他认为幼儿是在体验中长大的,当幼儿在行为上发生过失或者犯了错误时,成人不给幼儿过多的批评,而是让幼儿自己承受行为过失或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使他们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惩罚,从而引起他们的自我悔恨,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B项正确。A项:赫尔巴特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他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代表作有《母育学校》《大教学论》《语言和科学入门》《世界图解》等。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12.某学校为落实素质教育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一项重要措施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提倡“从做中学”。该学校的改革措施最符合教育家( )的教育理念。
A.杜威
B.华生
C.班杜拉
D.卢梭
12.A【解析】本题考查杜威的教育理念。杜威提出了活动课程的理念,提出活动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应是活动教学,主张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他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强调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利用儿童游戏的本能,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故本题答案为A。
13.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并不是推进社会公平和实现社会公正的有力手段和途径,而是造成社会差别、歧视和对立的根源。持这种观点的是( )
A.制度教育学派
B.改造主义教育学派
C.存在主义教育学派
D.批判教育学派
13.D【解析】本题考查批判教育学派的观点。批判教育学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并不是推进社会公平和实现社会公正的有力手段和途径,而是造成社会差别、歧视和对立的根源。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14.王老师在讲完“二次函数”之后给学生布置了与这一知识点相关的5道练习题,希望学生通过实际练习之后,能系统地运用知识,更加熟练、牢固地掌握知识点。这一做法属于赫尔巴特四阶段教学方法中的( )
A.明了
B.联想
C.系统
D.方法
14.D【解析】本题考查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认为任何教学都必须经历四个阶段:(1)明了,主要是材分解为各个构成部分,并和意识中相关的观念即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比较;(2)联合(联想),即建立新旧观的联系,使学生在新旧观念的联系中继续深入学习新教材;(3)系统,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新旧观念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寻求结论和规律;(4)方法,即通过实际练习,运用系统的知识,使之变得更熟练、更牢固。中的王老师在讲完知识点后,给学生布置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从而更加熟练、牢固地掌握知识点属于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中的方法阶段。故本题答案为D。
15.( )认为,教育就是对人的发展的实际指导,目的是造就完整的生物——社会中完整的个性。其主张一切教育教学中的被动、接受、吸收要让位于活动、表现、建构和创造。
A.拉伊
B.梅伊曼
C.杜威
D.斯宾塞
15.A【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教育学的观点。拉伊认为实验教育学既是新教育学和科学的教育学,也是完整的教育学和一般的教育学,教育就是对人的发展的实际指导,目的是造就完整的生物—社会中完整的个性,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活动和表现,每个活动单元都有三个过程:刺激—联想—反应,或印象—同化—表现,或观察—“心智”的消化(理解)—呈现。他主张一切教育教学中的被动、接受、吸收要让位于活动、表现、建构和创造。故本题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