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知过程又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 )
A.思维
B.需要
C.能力
D.行动
1.A【解析】本题考查认知过程。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其中,认知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反映的过程,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属于认知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2.心理现象分为( )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A【解析】本题考查心理现象的分类。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其中,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特征,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所处社会环境不同,形成了人的个性心理差异。A项正确。B、C、D三项: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均属于心理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3.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 )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3.B【解析】本题考查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人是借助神经系统的机能适应外界环境,维持生存,并实现高级的反射活动。这种反映机能就是心理现象。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所以,心理现象产生的方式是反射活动。B项正确。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4.小明正在写作业,弟弟突然打开了电视,听到电视里播放的是动画片,小明也没法安静下来写作业,这体现的是( )
A.正诱导
B.负诱导
C.同时负诱导
D.继时诱导
4.C【解析】本题考查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诱导是由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抑制过程,以及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从相互诱导的因果关系看,诱导可分为正诱导和负诱导。从时间和空间上看,诱导可分为同时诱导和相继诱导。同时诱导是指大脑皮层某些神经元的兴奋加强了相邻脑区的抑制。题干中,小明正在写作业的同时,受动画片的干扰,所以属于同时负诱导。C项正确。A项:正诱导是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负诱导是由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继时诱导是指大脑皮层上发生的两种神经过程在同一皮层区域先后发生的相互诱导,是以兴奋与抑制发生的先后来分的。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5.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马斯洛
B.弗洛伊德
C.杜威
D.奈瑟尔
5.D【解析】本题考查心理学流派及其基本观点。认知心理学(也称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奈瑟尔、皮亚杰。其基本观点:①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被称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②强调意识的能动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③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D项正确。A项: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被公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领导人物之一。他以人性论、潜能论和动机论为理论基础,创建了理论化、系统化的自我实现心理学。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他提出了潜意识,主张人格结构的三层次,主张性欲论。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詹姆斯、杜威、安吉尔。其观点是:①主张研究意识,但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即意识流;②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6.同样一个房间,由于色调不同,人的心理效应也不同,因此医院病房应根据患者病情不同,采用不同色彩。研究发现,淡蓝色给人凉爽的感觉,对高烧患者有好处,紫色可使孕妇感到镇静,这种现象属于( )
A.联觉
B.适应
C.错觉
D.补偿
6.A【解析】本题考查感知觉的理解。联觉是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还同时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题干中,淡蓝色给人凉爽的感觉,对高烧患者有好处,紫色可使孕妇感到镇静,这是一种刺激引起不同感觉,属于联觉。A项正确。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7.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师正确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的是( )
A.老师在幻灯片页面中加入一定的声效
B.对教学重点在语音语调上予以强调
C.老师一上课就强调本节课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D.老师换了一个色彩鲜艳的衣服,在教室走了一圈,引起同学注意
7.C【解析】本题考查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目的的、需要做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又叫随意注意。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有对活动目的的理解程度、对活动的合理组织、对活动的间接兴趣和主体的意志努力。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活动目的和任务越明确、越具体,对活动意义的理解越清晰、越深刻、越完整,有意注意就越容易引起和保持。一上课就强调本节课学习内容的重要性,能加强对活动目的的理解,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C项正确。A、B、D三项:均属于吸引了学生的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自然发生的注意就是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8.当朗读《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一句词时,头脑中浮现出冬日如银色巨蟒般白雪皑皑的山岭,如奔腾的白象般高原丘陵的形象。这属于( )
A.再认
B.回忆
C.表象
D.想象
8.D【解析】本题考查想象的含义。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想象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及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其中,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但其创造性的水平较低。它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为基础,同时离不开词语的组织作用。通过阅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头脑中出现北国风光的情景,属于再造想象。D项正确。A项: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回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9.小华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同桌的兴趣爱好,这是( )
A.有意识记
B.随意识记
C.无意识记
D.意义识记
9.C【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的分类。无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无需任何意志努力的识记。它与人的需要、兴趣、强烈的情感相联系。题干中,小华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同桌的兴趣爱好,是不需任何意志努力的识记,属于无意识记。C项正确。A、B两项:有意识记也称随意识记,是指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在识记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识记。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意义记忆是指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联系所进行的识记。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10.小红曾随父母在国外生活数年,回国上学后,常常按英文字母的发音方式拼读汉语拼音。这一现象属于(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超限抑制
D.提取失败说
10.A【解析】本题考查遗忘的原因。詹金斯和达伦巴希提出了干扰抑制说,他们主张:遗忘是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这种学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其中,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来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题干中,小红随父母在国外生活数年,回国上学后,常常按英文字母的发音方式拼读汉语拼音,说明小红是先学的英文字母,而后回国再学的汉语拼音,所以属于前摄抑制。A项正确。B项:倒摄抑制是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超限抑制是指当一个刺激物的作用过强或持续过久,而引起的大脑皮层有关部分的细胞的抑制,借以保护脑细胞,使之免遭破坏。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提取失败说主张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遗忘是失去了线索或线索错误所致,而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索,所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二、多项选择题
1.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教师的实践意义( )
A.有助于学好教育科学理论
B.搞好教学工作
C.做好学生工作
D.保持心理健康
1.BCD【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一、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意义:(1)有助于学好教育科学理论。(2)有助于建立科学世界观。二、学习心理学的实践意义:(1)有助于搞好教学工作。(2)有助于做好思想工作。(3)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B、C、D三项正确。A项:是理论意义不是实践意义。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CD。
2.想象是对大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其功能有( )
A.预见功能
B.协同功能
C.替代功能
D.补充功能
2.ACD【解析】本题考查想象的功能。想象的功能包括:(1)预见功能,想象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2)补充功能,我们可以借助想象,弥补人类认识活动的时空局限和不足,超越个体狭隘的经验范围,拓宽人的视野。(3)替代功能,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的某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从心理上得到一定的补偿和慰藉。(4)调节功能,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有调节作用,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A、C、D三项正确。B项:想象的功能不包括协同功能。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CD。
三、判断题
1.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集体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追求优越的基本动力。( )
A.正确
B.错误
1.B【解析】本题考查阿德勒的观点。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追求优越的基本动力。阿德勒坚持自卑感是人的行为的原始的决定力量或向上意志的基本动力。故表述错误。
2.构造主义心理学积极地研究一般人的心理规律,且致力于实际的心理学应用。。( )
A.正确
B.错误
2.B【解析】本题考查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但强调致力于实际的心理学应用是机能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并且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差异心理学等领域。故表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