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每日一练
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第194期答案
发布时间:2023-10-24     编辑:新媒体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
A.学费
B.杂费
C.学杂费
D.学费、杂费、代伙费
1.C【解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法》的相关内容。《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C项正确。A、B、D三项:均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2.小勇是一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其父母经商,事务繁杂,为了让小勇能尽早接手家族生意,小勇父母令其协助经营管理,对于其父母的行为,( )应当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A.小勇就读的学校
B.小勇的班主任
C.当地居民委员会
D.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2.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七章第五十八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题干中,小勇父母令其协助经营管理,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中第七章五十八条的规定,应接受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批评教育。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七章第五十八条规定不符,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3.某数学老师因学生上课不听讲、扰乱课堂秩序,便对其进行言语侮辱、讽刺,该教师的行为( )
A.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B.违反了刑法
C.属于正当行使教育教学权,但方式欠妥
D.属于正当行使教学权,可促进学生成长
3.A【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章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题干中,该教师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A项正确。B项:该老师的行为未涉及违反了刑法的相关规定。与题干不符,排除。C、D项:该老师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4.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 ),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培训与流动
C.沟通和合作
D.交流和互动
4.B【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年修正)》第四章第三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B项正确。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5.某县教育局根据中考成绩,将全县初级中学分为普通初中和实验初中,并对后者从师资、经费等方面予以倾斜。该县义务教育没有做到( )
A.重点发展
B.均衡发展
C.协调发展
D.优先发展
5.B【解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该县教育局将全县初级中学分为普通初中和实验初中,并对后者从师资、经费等方面予以倾斜,没有做到均衡发展。B项正确。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 )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A.劳动实践
B.教育实践
C.生产活动
D.生产劳动
6.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09年修正)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D项正确。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7.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向( )报告教育工作和教育经费预算、决算情况,接受监督。
A.上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
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
D.本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7.C【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年修正)》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教育工作和教育经费预算、决算情况,接受监督。C项正确。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8.学校及其他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 )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A.审核审查
B.登记注册
C.正式成立
D.提交申请
8.B【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关于法人资格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B项正确。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
A.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
B.教师资格、职务、任命制度
C.教师资格、职务、登记制度
D.教师资格、职务、注册制度
9.A【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 年修正)》其中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10.“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 )
A.受教育者的权利
B.受教育者的义务
C.既是受教育者权利,也是受教育者义务
D.既不是受教育者权利,也不是受教育者义务
10.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法》中受教育者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A项正确。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与题干不符,排除。C、D两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正确的有( )
A.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
B.地方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
C.各级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学费
D.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义务教育捐赠
1.ABD【解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二条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第四十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除向农村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外,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第四十八条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义务教育捐赠,鼓励按照国家有关基金会管理的规定设立义务教育基金。A、B、D三项正确。C项:《义务教育法》第四十四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BD。

2.我国小学和初级中学的学生所享有的权利有( )
A.免试入学权
B.就近入学权
C.不交学费权
D.不交书费权
2.ABC【解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第十二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A、B、C三项正确。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BC。

三、判断题

1.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
A.正确
B.错误
1.A【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年修正)》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该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故表述正确。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
A.正确
B.错误
2.A【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故表述正确。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