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本题型判断题干所述正确或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分层次教学是注重个体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 ( )
1.【答案】√
【解析】分层次教学就是将不同的教学对象按个体差异分成若干不同的教学层次,并对不同的教学层次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手段,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使每个个体都得到最大的发展的目标。
2.手持哑铃“站立飞鸟”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锻炼肱二头肌。 ( )
2.【答案】×
【解析】手持哑铃“站立飞鸟”锻炼的肌肉为斜方肌。
3.儿童少年关节活动幅度大、柔韧性好,不易发生韧带的扭伤。 ( )
3.【答案】×
【解析】儿童少年关节活动幅度大、柔韧性好,宜进行柔韧性练习,但儿童关节牢固性比较差,容易发生关节韧带扭伤甚至关节脱位。
4.人体运动时输出功率实际上通常所说的爆发力,人体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 )
4.【答案】√
【解析】爆发力:人体运动时所输出的功率,即人体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就是运动生理学中的爆发力。
5.人体内除去碳、氢、氧、氮以外的元素统称为矿物质。 ( )
5.【答案】√
【解析】人体中含有的各种元素,除了碳、氧、氢、氮等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以外,其余的60多种元素统称为矿物质(也叫无机盐)。
6.人体固有的吸气肌为肋间外肌和肠肌。 ( )
6.【答案】×
【解析】参加呼吸作用的主要有膈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腹壁肌等呼吸肌。固有呼吸肌一般是协助呼吸的主要肌肉,包括膈肌和肋间肌。
7.以细胞外液丢失为主,失水量达到体重的 2%~4% 为中度脱水。 ( )
7.【答案】×
【解析】轻度脱水:失水量为体重2%,以细胞外液丢失即血液和细胞间液为主;失水量为体重4%,不仅有细胞外液的丢失,还有细胞内液的丢失,表现为严重的口渴感,心率加速,体温升高,血压下降,容易疲劳;重度脱水,失水量达到体重的6%以上,细胞内液的丢失量大于细胞外液的丢失,除了有中度脱水的表现外,还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加、肌肉抽搐、烦躁不安,严重时体温和脉搏增高、血压下降、出现幻觉、甚至昏迷。
8.投掷项目的技术关键是最后用力。 ( )
8.【答案】√
【解析】投掷项目最后用力技术决定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
9.排球比赛中后排队员不得参与进攻。 ( )
9.【答案】×
【解析】排球比赛中后排队员不得拦网,但可以参与进攻。
10.双杠支撑摆动,以腰为轴摆动,前摆时,向前上方踢腿,后摆时,腿用力后摆。 ( )
10.【答案】×
【解析】支撑摆动技术是双杠杠上动作的最基本技术,由前摆、后摆动作组成。从支撑开始,起摆时,举腿前伸,使身体获得动能;摆动时,必须直臂顶肩,以肩为轴,随着身体的前后摆动,肩部前后移动幅度应尽量减少;当身体摆至接近杠下垂直部位时,腰腹部要适当放松,以便腿部做向前或向后的加速摆动。
四、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 是在球类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认知活动为主线,将指导学生、领会球类运动的特性与战术作为教学重点,以便发展学生的认知经验,领会球类运动规律的教学方法。
1.【答案】领会教学法
2.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关要求,着重提高《标准》应用的 、 和
,着重强化其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
2.【答案】信度;效度;区分度
3.运动处方四要素包括运动形式、 、运动频率、持续时间。
3.【答案】运动强度
4.投篮动作由以下环节组成持球方法、 、 、 、抛物线。
4.【答案】瞄准点;出手动作;球旋转
5.体育教学系统过程要素包括 、教学内容、人际关系、 、教学环境和教学反馈。
5.【答案】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