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简答题。(共4题,共14分)
1.音乐中,强力度和弱力度分别具有怎样的表现作用?请简要阐述。(6分)
1.【解析】
力度和音乐中的其他要素一样,在音乐表现中是非常重要的,是不应忽视的。音乐力度的强或弱和乐曲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摇篮曲总是用较轻的声音来演唱或演奏的,这类音乐的内容与强的声音是有矛盾的;而隆重的、胜利的、具有战斗性的乐曲,却需要用强的声音来演唱或演奏,这类音乐的内容与轻的声音是有一定距离的。利用力度的变化还可以获得鲜明的强弱对比,来有力的塑造音乐形象。力度变化是重要的音乐表现手段。它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并造成音乐的对比和发展。一般来说,力度越强,音乐越紧张、雄壮,力度越弱,音乐越缓和、委婉。如表现万众欢腾,胜利凯旋,要大型乐队全奏强奏,而鸟语花香、花前月下,当然就不会使用很强的力度了。这里还要强调一下,音乐要素的互相配合会造成丰富多样的效果,因此有时候弱的力度不一定柔和委婉,它也可能是令人紧张的。
2.写出至少三种声乐的表演形式。(4分)
2.【解析】
声乐的表演形式有:独唱、齐唱、轮唱、合唱等。
第一,独唱,由一个人独立演唱。
第二,齐唱,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时演唱同一曲调。
第三,轮唱,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先后模仿演唱同一旋律。合唱,两个声部以上的歌曲,每个声部由两人或更多的人演唱。
3.中国八音分类法是指哪八类?(4分)
3.【解析】八音是中国传统器乐吹打乐的一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西周时已将当时的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钟)、石(磬)、丝(琴、瑟)、竹(箫、篪)、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柷、敔)八类。
六、论述题(共1题,共15分)
1.中国民间音乐内容丰富、门类繁多,从总体上看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试述中国民间音乐的总体艺术特征。
1.【解析】
(1)创作过程的集体性
民间音乐的作品不是哪一个人独立创作出来的,而是在传承的过程中经过无数人不断加工和完善而成的,所以民间音乐是融合了个人与集体智慧的创作,是在千百年来流传于民间的曲调基础上,多次再创造而成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2)传播方式的口头性
由于民间音乐有即兴创作的特点,所以不同于文人音乐的书面传播方式,民间音乐的传播方式是口耳相传,同时也使音乐作品的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合为一体,词曲创作者即是表演者。
(3)流传过程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民间音乐采用口头的传播与创作方式,其流传过程也是不断创作的过程,音乐作品很难以“原样”流传下去,这就是其变异性;稳定性是指音乐作品在流传中的创作不是重新创作,而是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曲调骨架不变。
(4)风格特色的地方性
我国地域辽阔,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因其所形成的生产方式、民风民俗、审美特征等,对民间音乐的流传和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各地的民间音乐也反映当地人民群众的喜好,具有其地方特色。
(5)文化功能的多样性
民间音乐体裁丰富、内容广泛,具有多样的文化功能。娱人的(表演给他人看),如戏曲、曲艺;娱己的(表演给自己看),如民歌、歌舞。在民歌这一体裁中,有交流情感的情歌、组织集体劳动的号子和传播知识的生活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