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本条教育法律规范属于( )
A.原则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禁止性规范
D.授权性规范
2.从教育法规纵向层次看,义务教育法属于( )
A.教育基本法
B.单行教育法
C.教育行政法规
D.教育行政规章
3.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 )
A.教育部门和下属学校
B.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
C.教师和学生
D.教育领导和教师
4.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属于( )的法律关系。
A.隶属型
B.平权型
C.调整性
D.保护性
5.张老师在上课时间让学生自习,且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张老师所在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其相应的处分,其中不包括( )
A.开除
B.警告
C.记大过
D.吊销教师资格证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具有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权利,李老师对班上的小刚近期的学习表现作出评价,这里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
A.教育物质
B.教育活动
C.精神产品
D.评价方法
7.小华从师范大学毕业后,顺利通过公招考试,正式成为某中学的一名数学教师。对于该中学来说,这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 )
A.产生
B.延伸
C.变更
D.消灭
8.某教师违纪受到警告处分,这属于( )
A.行政处分
B.行政处罚
C.民事处罚
D.刑事处罚
9.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 )
A.避免伤害
B.避免纠纷
C.获得赔偿
D.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10.教师李某对学校给予他的处理决定不服,李某可以采取的法律救济途径是( )
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教师申诉
D.行政仲裁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
A.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
B.教师资格、职务、任命制度
C.教师资格、职务、登记制度
D.教师资格、职务、注册制度
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 )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集体主义
D.爱国主义
13.某民办小学拟聘请一名外籍人士担任校长,根据我国《教育法》的规定,该学校的做法( )
A.正确,民办小学享有自我管理的权利
B.正确,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C.错误,应先征得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
D.错误,学校校长必须由具有我国国籍的公民担任
1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 )
A.困难补助津贴
B.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C.生活补助津贴
D.特殊岗位补助津贴
15.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 ),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交流和互访
D.培训和流动
16.我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教育法律规定:初中教师必须具备的最低学历是( )
A.中等专科
B.专科师范
C.本科师范
D.研究生
17.某县人民政府为提高升学率,把县里的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那么该县的做法违反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8.下列不符合我国《教师法》规定的是( )
A.国家实行教师职务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B.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规定,自主进行教师管理工作
C.国家鼓励非师范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中小学或者职业学校任教
D.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最低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19.教师邵某在体育课上因某学生未按要求到器材室拿器材,用笤帚杆抽打该学生臀部、腿部,并要求该学生做150个下蹲。此行为最终导致该学生腿部落下终身残疾,先后鉴定构成九级、十级伤残。经了解,邵某此前多次体罚学生,经学校教育仍不改正,邵某所在学校可( )
A.解聘邵某
B.对邵某进行罚款
C.吊销邵某的教师资格证
D.将邵某调往其他学校任教
20.李老师认为其所在的甲学校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则李老师可以向( )提出申诉。
A.民政部门
B.教育行政部门
C.公安部门
D.审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