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教师招聘/备考资料/教综
【人物宝典】班杜拉,考点汇总来咯!
发布时间:2022-12-22     编辑:新媒体

班杜拉

班杜拉,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 

他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著  作

 《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矫正原理》


观  点

1.自我效能理论

(1)自我效能感的内涵

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首次提出,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 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2)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①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

②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③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新行为的习得,而且影响已习得行为的表现;

④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3)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② 替代经验; 

③ 言语暗示;

④情绪唤醒。


2.社会学习理论

(1)学习的实质——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

班杜拉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 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2)观察学习的过程

班杜拉把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3)对强化的重新解释

①直接强化

直接强化是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②替代强化

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③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是指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真题演练

1.单项选择: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实质是( )

A.观察学习         

B.形成习惯

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D.形成情境与反应的联结


您做对了吗?

请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吧~

答案:A【解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



2. 简答: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及其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您做对了吗?

请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吧~

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首次提出,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有:

(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2)替代经验;

(3)言语暗示;

(4)情绪唤醒。

>>精彩推荐